|
厉害!23岁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,并任外审专家……发表时间:2020-07-07 13:57 “14+10”,学术路上成果斐然 “经历和经验比效益更重要!”在校期间,王子恒多次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中心的培训,并投身各项比赛和科研项目,先后荣获江苏省“创青春”省赛铜奖、江苏省“互联网+”大赛二等奖、江苏省“挑战杯”二等奖,获院一等奖学金和“三好学生”等表彰,主持并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,获软件著作权五项。 迷茫过,但他从未停止前进 “大三的时候挺迷茫的,质疑的声音也比较多。”那个时候的王子恒刚刚走上科研这条路,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的他也曾想过放弃,“但回头想想,如果中途放弃太可惜了。” 学术研究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,王子恒用时最长的一篇论文,从开始到发表历时10个月;在投稿的过程中,有的论文前后投了4、5份杂志;有的论文被反复打回修改了3次。问起心态上的变化,王子恒说,“我比较注重向前走。”尽管会有被拒稿的可能,他也没有轻易放弃,不断挖掘新的研究项目,不断产出新的论点。 分析数据到凌晨一两点是王子恒的常态,在大四去医院见习的阶段,正好是他学术研究比较关键的时期。下午5点见习一结束,他就马不停蹄地做分析,再晚也要按时完成团队的计划。“那段时间是挺苦的。”回忆起那个阶段时王子恒说,一切经历都是值得的。 顺利读研,坚守医学研究之路 今年刚刚毕业的王子恒已顺利考取南通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的研究生,未来三年他将继续在南通大学深造。“大概准备了6个多月吧。”得益于平时扎实的学习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王子恒的考研之路并不艰难。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,他适当减少了一些做科研的时间,但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之下,仍有4篇论文得以发表。 一路走来,王子恒深深感受到,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,只会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。为此,他没有停下脚步,暑假将在通大附院的生物样本库做研究。 “研究生毕业之后,我还打算读博,在医学研究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。”谈及未来的发展之路,王子恒表示,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技术,也要更深入地研究疾病的机制,既能学有所成,也能学有所用。 回首大学五年的历程,王子恒用他的青春与奋斗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人生答卷。在他看来,作为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,能有效锻炼和提升自身能力,最大程度实现学以致用、用以促学,证明自己的价值。社会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,但是只要永葆创新的精神,不断地学习和实践,就能很好地立足社会,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。 通大杏林学院的辅导员彭本遵老师也对王子恒尤为赏识,“他在创新创业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,一直以来,他学习很主动、很有规划。未来可期,我会一直看好他!” |